廉政教育基地——周诒春廉洁事迹馆
周诒春廉洁事迹馆位于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周诒春故居,由休宁县纪委监委会同蓝田镇党委共同建设,2020年4月开始筹建,同年11月正式开馆。展馆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,展陈面积150平方米,设有“生平事迹馆”“廉洁事迹馆”“附属馆”三个子展厅,以图文、实物、视频等形式,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展示了周诒春奋斗的一生、高尚的一生、清廉的一生。
展馆外景
“廉洁事迹馆”主要展示了周诒春廉洁事迹,由修身立节、清风育人、臣心如水、一尘不染、规行矩止、言传身教、教化乡里、廉洁格言等八个展陈板块组成。其中:“清风育人”和“臣心如水”板块,展现了周诒春坚持原则、廉洁奉公等廉洁事迹。“一尘不染”和“规行矩止”板块,展现了周诒春严格自律、热心公益、用制度管人管事、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廉洁事迹。“言传身教”板块,展现了周诒春的廉洁家风。“教化乡里”板块,展现了周诒春情系桑梓、孝亲爱亲的良好品德。“廉洁格言”板块,展现了周诒春的9条廉洁格言。
展馆内景
展馆内景
展馆内景
展馆内景
在附属馆可以观看清华大学特别制作的专题纪录片《“清华老校长”周诒春》,立体感悟周诒春辉煌、清廉的一生。
该馆的建成并对外开放,旨在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“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特别是要“形成不想腐的自觉”的重要部署,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感受周诒春的高尚情操,学习周诒春的廉洁事迹,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。
备注:周诒春(1883-1958),字寄梅,安徽休宁人。1913年10月,周诒春担任清华历史上第三任校长,也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校长。周诒春任职清华校长的四年多时间里,建树极众,历任校长无出其右,被尊称为“老校长”。这位清华大学的缔造者对清华有四大贡献:提出把清华改办大学;筹建“四大建筑”(图书馆、体育馆、科学馆和大礼堂);推行德智体三育并举,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;敲定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为清华校训。
除担任清华校长外,周诒春一生还担任过协和医学院董事长、燕京大学代理校长等众多重要职务,参与发起成立了欧美同学会、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多个团体,为我国文化、教育、经济等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具有广泛影响。他一生修身立节,清正廉洁,未购置房屋,没留下遗产,其克己奉公、淡泊名利之君子之风为世人所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