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浊扬清,不负人民
——专题片《零容忍》观后感
近日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电视专题片《零容忍》在央视登台亮相,该片一经播出,立即在全国各级机关单位和人民群众之间引发了热烈反响。该片通过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、一个个深陷泥沼的人物、一条条腐化堕落的道路,向我们揭露了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根源症结和可怕之处。同时,也向我们展示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、一体推进“三不”机制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和重大成果,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为追求山清水秀、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。
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。廉洁自律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遵守的纪律红线和道德底线,特别是领导干部,更要发挥领先示范作用,做到政治上追求清明、工作上坚守清白、生活上甘于清贫,在思想上一刻也不放松要求、行为上一刻也不降低标准、工作上一刻也不松劲懈怠,严格要求自己、严守廉洁纪律。我们要始终牢记,无论身处何时、无论身居何位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,都不能把“干净”和“干事”分割开来,能干事不是贪腐的理由,干成事也不是堕落的借口。每一位干部都要认真处理好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、大局和小局之间的关系,任何耍滑头、打擦边球的想法都是错误的,也是危险的,工作中要做到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,努力做到公而忘私,积极追求大公无私,赢得群众好口碑。要深化开展机关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,坚决向政治上不成熟不忠诚、学习上不入心不入脑、工作上不担当不作为、廉洁上不严格不自律等不良现象宣战,筑牢坚定的政治定力、学习定力、工作定力和抵腐定力。
当前,乡镇工作重心已经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转移,一大批乡村振兴项目在基层落地生根,一项项富民惠民政策在乡村开花结果,产业和资金不断流向基层,也使得基层公共资源、资产、资金管理任务不断加大。作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,必须紧跟时代步伐,勇于开展思想理论、制度机制、政策策略和方法手段创新,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和扎实有效的日常监督,严把项目建设廉洁关,打通政策落实到基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扎牢制度“铁笼”,严厉打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,紧盯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,驰而不息“打虎拍蝇”“打财断血”,决不能让《零容忍》中血的教训在身边重演。